香港最新新冠数据:全程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患病死亡率

 根据香港卫生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接种2剂疫苗的人患病后死亡率低至少5倍。根据香港卫生署的建议,新冠疫苗能保护个人,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疾病和併发症。 在本港,完成接种新冠疫苗个案的死亡率远低于未完成接种疫苗的个案。 就此,政府强烈建议合资格人士(尤其是12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士)应尽快接种疫苗。

 根据香港卫生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接种2剂疫苗的人患病后死亡率低至少5倍。根据香港卫生署的建议,新冠疫苗能保护个人,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疾病和併发症。 在本港,完成接种新冠疫苗个案的死亡率远低于未完成接种疫苗的个案。 就此,政府强烈建议合资格人士(尤其是12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士)应尽快接种疫苗。

page1image1837610016

香港最新新冠数据:全程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患病死亡率
70岁或以上老人占的死亡及重症个案的大多数,远高于他们所占的人口比例(13%),而60-69岁于重症治疗ICU的人士亦占较高比例。
c343a18386b09a4e4a60902ab44b19ce
截至2022-03-13
香港最新新冠数据:全程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患病死亡率
大部分死亡患者均没有接种疫苗。
香港最新新冠数据:全程疫苗接种显著降低患病死亡率死亡率年龄段分布与新冠疫苗接种率数据(截止2022-3-13)
  • COVID-19疫苗如何发挥作用

不同类型的疫苗以不同方式提供保护。但是所有类型的疫苗都会给人体留下大量“有记忆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会记住未来应如何对抗病毒。

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才能产生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因此,由于疫苗没有足够的时间提供保护,因此有可能在接种疫苗之前或之后感染COVID-19致病病毒,然后生病。

有时在免疫接种后建立免疫力的过程中会引起发烧等症状。这些症状是正常的,是身体正在建立免疫力的表现。向医生咨询服用非处方药,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仅适用于18岁或以上的人)或抗组胺药以缓解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任何疼痛和不适。

  • 疫苗种类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COVID-19疫苗已获准或授权在美国使用或正在美国进行大规模(第3期)临床试验。

CDC建议开始接种疫苗系列或接种加强针的人接种辉瑞-生物科技或莫德纳(mRNA COVID-19疫苗);但是,可以接种哪种疫苗取决于自身的年龄。大多数情况下,mRNA疫苗优先于强生公司的杨森COVID-19 疫苗(一种病毒载体疫苗)。虽然应首选mRNA疫苗,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强生/杨森COVID-19疫苗。

以下内容将向您解释了每种疫苗如何促使我们的身体识别并防止我们感染COVID-19致病病毒。这些疫苗都不会使您感染COVID-19。

mRNA疫苗含有来自COVID-19致病病毒物质,该物质向我们的细胞提供如何制造病毒所特有的无害蛋白质的指令。在我们的细胞复制蛋白质后,它们会破坏疫苗中的遗传物质。我们的身体认识到,这种蛋白质不应该存在,并生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如果我们未来被感染,它们将记住如何对抗COVID-19致病病毒。
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包含COVID-19致病病毒的无害片段(蛋白质),而不是整个细菌。 接种疫苗后,我们的身体会认识到该蛋白质不应该存在,并构建T淋巴细胞和抗体,如果我们将来被感染,它们会记住如何对抗COVID-19致病病毒。
载体疫苗 包含与COVID-19致病病毒不同的病毒改良版本。在改良病毒的外壳内,存在COVID-19致病病毒物质。这被称为“病毒载体”。 一旦病毒载体进入我们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就会指示细胞制造一种COVID-19致病病毒所特有的物质。根据这些指令,我们的细胞会复制蛋白质。这促使我们的身体产生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如果我们将来被感染,它们会记得如何对抗病毒。
尽管COVID-19疫苗开发迅速,但我们已采取所有措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加强针剂与额外针剂

加强针可增强或恢复对COVID-19 的防护,这种防护作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12岁及以上且已完成其COVID-19疫苗初始系列接种的每个人都应接种加强针。

额外针剂适用于中度至重度免疫功能低下且未从其初始疫苗系列接种中建立足够或任何保护的人。

保持最新接种状态是指接种所有建议接种的COVID-19疫苗,包括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接种加强针。

中度或重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遵循特定的COVID-19疫苗建议,其中包括需要接种额外的第三剂疫苗方可完成初始系列疫苗接种,以及符合条件的人应接种加强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1219.html

(3)
打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微信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支付宝打赏,为服务器增加50M流量
上一篇 02/26/2022 19:07
下一篇 03/02/2022 20:42

相关推荐

  • 人类视网膜结构与功能参数总结解读

    视网膜尺寸 视网膜的水平直径为32毫米,从眼球前极到后极,视网膜的面积大约为1094平方毫米。视网膜占眼球内腔的72%(基于眼球平均直径22毫米)。 视神经头/视神经盘尺寸 视神经头的横向和纵向尺寸为1.86 × 1.75毫米。 角度与微米…

    02/06/2025
    158
  • Cell:工程化共生菌用于精确的鼻脑药物传递

    传统的药物传递方式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针对脑部疾病和疾病的精准治疗方面。近年来,鼻脑药物传递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传递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鼻腔传递药物,能够绕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部。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利用一种工程化共生菌——Lacto…

    02/06/2025
    101
  • 健康人眼黄斑区AO-OCT B-scan图像解读

    使用自适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O-OCT,人类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 细胞通常在 ∼1° 到 2° 的小视野内可视化。此外,可视化 RPE 细胞马赛克需要体积平均。为了增加成像面积,引入了一种基于镜头的谱域 AO-OCT 系统,…

    02/06/2025
    129
  • 医疗布局,抖音北京成立三级医院北京爱瑞医院获批

    2025-01-16北京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意抖音集团(即此前的字节跳动)在朝阳区中关村朝阳园北区医疗服务地块(2905-0006地块)建设北京爱瑞医院(待定)。北京市朝阳区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计划,对应地块位置为中关村朝阳园北区CY00-2…

    01/23/2025
    83
  • Red 3-赤藓红色素添加剂涉嫌致癌 被美国FDA禁用

    3 号红色染料 是一种由石油制成的合成色素添加剂,化学名称为赤藓红,可用于使食品和饮料呈现明亮的樱桃红色。FDA 根据《德莱尼条款》驳回了一项授权在化妆品和外用药物中使用红色 3 号的申请,因为有数据表明该物质与动物致癌性有关。当时,红色 …

    01/16/202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