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

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沙门氏菌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前一段时间美国毒鸡蛋事件相信大家熟悉,那就是因为沙门氏菌感染造成的。沙门氏菌是一群杆状、运动型细菌(非运动型的有鸡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不产孢子的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特别是家禽和猪。

沙门氏菌感染,一般症状有寒战、高热,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尤其腹泻可以比较严重,每天能到十余次,大便的颜色有时候是黄稀便或者绿色便,这个都提示我们有这种沙门氏菌的感染。沙门氏菌感染因为是急性感染,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有一些人除了上述的症状以外还会有更加严重的症状,例如出现败血症、脓毒血症还有伤寒的症状

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型是一种表型分型方法, 是根据沙门氏菌菌体表面的抗原成分进行分型。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 包括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表面包膜抗原或荚膜抗原(Vi抗原)及其菌毛抗原四种。其中, O抗原与H抗原是进行血清型分型的最常用的两项指标, Vi抗原次之。

O抗原是由脂多(Lipopolysaccharides, LPS)成分构成, 由多个重复的寡糖单元链接而成, 分布于细胞外膜。O抗原的特异性来自脂多糖的多糖侧链部分。编码O抗原的基因包括rfb簇(菌体表面抗原合成基因)、wzx(O抗原转位酶编码基因)基因、wzy(O抗原聚合酶基因)基因。大多数O抗原基因具有高度特异性,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复杂。造成O抗原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单糖种类及其空间排布的复杂性以及肽键的多样性。O抗原的主要功能是与沙门氏菌的入侵与定植、活体内存活、免疫逃避以及抵抗吞噬细胞等有关。沙门氏菌不只含有一种O抗原, 不同种的沙门氏菌含有的O抗原个数、种类不同。目前根据O抗原不同将沙门氏菌归类为A、B、C1-C4、D1-D3、E1-E4、G1-G2、H-Z和O51-O63以及O65-O67共计51个群。其中, 只有A-E群可导致人类患病。由于噬菌体的溶源化, 部分血清型的沙门氏菌会有两种O抗原表现形式。

H抗原是鞭毛蛋白, 由鞭毛素组成, 不耐热。鞭毛对沙门氏菌的运动、侵袭、定植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发挥重大作用。现已发现114种H抗原, 大部分沙门氏菌会表达两种H抗原, 分别称为第一相、第二相, 这种沙门氏菌被称为双相菌;少数沙门氏菌仅含有单一相H抗原, 这种仅表达一项H抗原的沙门氏菌被称为单相菌。编码H抗原的相关基因为fliC(一相鞭毛)和fljB(二相鞭毛)。

Vi抗原是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 性质不稳定, 加热到60℃或者石碳酸处理破坏Vi抗原。Vi抗原很罕见, 仅存在于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在进行O抗原血清凝集试验时, Vi抗原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结果, 需要预先通过加热将Vi抗原破坏掉, 然后再进行O抗原凝集试验。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表示方法是通过抗原式表示, 抗原式由三相组成, 依次是O抗原相、特异性H抗原相、非特异性H抗原相。沙门氏菌属血清型众多,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610种血清型。

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宿主。依据宿主选择性的不同, 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两类:宿主适应性血清型和非宿主适应性血清型。前者包含的血清型对宿主的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 如马流产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后者对宿主具有广泛的选择性, 如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uq.net/1327.html

(0)
上一篇 03/06/2022 13:00
下一篇 03/06/2022 18:48

相关推荐

  • 细胞内转录、翻译和代谢时间表:哺乳动物细胞每分钟复制10⁹个核苷酸

    基本生物过程的时间尺度对比 细菌(大肠杆菌): DNA复制速率:每秒10⁸个核苷酸;细胞周期约1小时。 分子扩散(1微米距离):10-100毫秒;细胞移动速度:10微米/秒。 转录与翻译:约1分钟完成一个基因(1 kbp)的转录,1分钟合成…

    04/12/2025
    62
  • 科普:巴比妥类药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

    在人类药学发展的里程碑中,镇静催眠药物的研发史尤为璀璨。作为现代药理学的重要突破,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药物的发现过程,不仅见证了个体科研智慧的火花,更展现了学科协作对医学进步的推动。 【药物谱系与临床地位】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本质是巴比妥…

    科普 03/23/2025
    211
  • Nature综述: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对胰岛激素分泌的作用

    1. 胰岛激素的协同作用 传统观点的转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并非简单的拮抗关系,而是通过复杂的旁分泌和内分泌网络协同调控代谢。例如: α细胞与β细胞的相互作用:胰高血糖素通过激活β细胞的GLP-1受体(GLP1R)和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

    03/09/2025
    521
  • 人类视网膜结构与功能参数总结解读

    视网膜尺寸 视网膜的水平直径为32毫米,从眼球前极到后极,视网膜的面积大约为1094平方毫米。视网膜占眼球内腔的72%(基于眼球平均直径22毫米)。 视神经头/视神经盘尺寸 视神经头的横向和纵向尺寸为1.86 × 1.75毫米。 角度与微米…

    02/06/2025
    423
  • Cell:工程化共生菌用于精确的鼻脑药物传递

    传统的药物传递方式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针对脑部疾病和疾病的精准治疗方面。近年来,鼻脑药物传递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传递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鼻腔传递药物,能够绕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部。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利用一种工程化共生菌——Lacto…

    02/06/2025
    250